物聯網已成為2010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,被認為是繼計算機、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時代大革命。你想不想把家里的電表接入互聯網,隨時可以了解用電信息?你想不想在任何地方,知道工廠的生產設備是否正常運轉?你想不想在任何時間和地點,了解洪水的流向和速度?你想不想在任何時間了解任何地點的交通情況?隨著物聯網的發展,這些問題現如今已經不是無法做到的難題了。
物聯網的熱門使得很多企業紛紛投入到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道路中來,但是,由于物聯網行業在我國才剛剛起步,技術和應用都不成熟,導致這條道路荊棘叢生,由于國際和國內都沒有制定物聯網行業標準,使得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處于霧里看花的朦朧階段。目前,業界普遍存在兩種呼聲,一種是希望政府帶動,盡快出臺物聯網行業標準,從而使企業明確行業發展的方向,更好的著手于物聯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,使得物聯網產業有規律的向前發展;而另一種呼聲則認為,物聯網這一產業才剛剛興起,技術和應用都不成熟,制定行業標準,反而會限制物聯網的發展,甚至會造成某些領域的壟斷。
針對這兩種呼聲,記者對物聯網的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采訪,并對他們的觀點進行了整理。業內人士“風起云涌”認為,物聯網是一個系統,所以,應從系統的角度去分析和制定相關標準,包括系統的安全性,穩定性,擴展性,升級等等,就象互聯網最初的迅速發展一樣,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必須符合社會大眾以及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利益,而不能為某個部門或某個企業的私利所影響,比如為移動運營商或接入商所壟斷話語權。之前有人擔心政府出臺的標準會成為一紙空文,得不到企業的遵守,能得到大家遵守的,或者可持續發展的標準,一定是客觀公正符合多方共同利益的,比如,傳感器,就應該有標準,比如精度,工作環境等,應符合相關的電磁兼容標準,企業要想做采集器,就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的相關協議以及相關的使用環境,要做軟件平臺,就得符合軟件相關的約定,這些都是細化的產品標準,只有細化到某種環節,保證其一致性,才能實現系統的開放性、安全性等有機的結合。
物聯網不僅是一個RFID,更是一個SYSTEM,涉及到軟件、通信、測控、傳感,物聯網應首先發展應用,任何行業、產品或標準都是為了應用而存在的,就象互聯網的發展一樣,并沒有按照最先出臺的ISO七層協議去執行,因為那個標準太過復雜,后來得到廣泛應用的五層協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行業標準,就是因為它在應用中得到了廣泛認可。
在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,前期應該多播種,多加栽培,看最終結出什么樣的果來,然后再擇優進行復制,允許群眾在物聯網的領域中去創新,發揮才智,前期遍地開發,然后用市場去驗證,剔除糟粕,留下精華。一開始就把門檻定得太高,把大部分人排除在物聯網領域之外,就讓人們失去了創新的原動力,各種標準的目的,都是為了促進物聯網的發展而存在,而不是阻礙其發展,制造門檻,讓部分人壟斷,獲得暴利,不應因為行業標準的限定造成行業的壟斷。
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,物聯網也是一種產品,提供的是某種服務,滿足某種要求,從產品角度來看,就應該有一定的標準,不能讓質量差的產品攪亂了物聯網的市場。從質量的角度上來看,是有共性的,不論你向顧客提供的是服務還是具體的產品,質量必須有保證,比如為城市做樣板工程,就可以實現數字化的智能交通,數字化智能環保,數字化設備,數字化消防,數字化市政,等等。
但物聯網產品也不能想怎么設計就怎么設計,一點標準沒有,是不行的,質量上沒有具體的參考的依據,就要對一些共性的東西做出規定,引用相關標準并根據物聯網的行業特點加以修改即可,比如電磁兼容性和通信的相關協議,但細節不能太深入,不是具體化到某個事情上,否則會限制這個行業的發展,在一些物聯網的共性特點上做一些規范還是可以的。規范和標準的制定應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,從質量的角度去制定質量的有關標準,從安全的角度來去制定物聯網的安全標準,但具體到行業,暫時仍無法制定標準。
物聯網的核心在于應用,在物聯網發展初期應首先創造出好的環境來,一個行業象一顆苗一樣,有了良好的環境才能茁壯的成長,而不應在它剛剛破土時,就給他設定了太多的束縛。物聯網標準首先要適用,產品滿足了市場,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才需要行業標準。在物聯網盛世時期到來前,也就是這樣過渡和摸索出來的吧!
|
|
|
|
|
| |